阳气影响“寿命”,阳虚的人活不长?3个方法,阳虚的人不妨试试

近日阳虚的人注定活不长?这样的话千万别信

近日,小妙收到粉丝的来信,他表示自己总是感到很虚,无论是工作、生活,甚至是夫妻生活都觉得力不从心。

他在想自己是不是阳虚了,可是网上查下,很多症状都比较笼统,好像谁都有,不能说明是阳虚了。

后来有个懂点中医的同事说阳虚会出现“三多三少”的症状,但是问了半天,他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所以私信来问,阳虚三多三少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阳虚有“三多、三少”,是什么意思?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经常会遭遇畏寒怕冷、精神不济、浑身乏力等症状。若身边有中医朋友,这时就会说,这是阳虚的表现。如何辨别阳虚呢?请你记住“三多、三少”。

·三多

首先是多衣。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阳气不足时,不能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会出现怕冷的现象。所以阳虚之人较健康人更为怕冷,手脚不分季节地冰凉,尤其秋冬时阳虚的人穿的衣服会更多更厚。

第二是多尿。因肾主水液,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主宰着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并保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阳气虚衰,则肾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水气不化,于是就形成了多尿的症状。

第三是多汗。阳虚的人也会表现为“气虚”。阳化气,临床上以阳虚为主要病机的疲劳患者,由于气化功能较差,所以容易出现渴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自汗多汗等症。

·三少

上文提到,阳虚者多“气虚”,气虚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乏力。所以气虚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浑身松散,懒动,只想静静地躺着。

阳虚的人也比较少,这也是气虚的缘故。这主要是因为肺气不足,大气下陷,胸阳不振,所以容易出现胸闷不适、气短懒言症状。

阳虚者还有一少就是少神。张景岳在阐释阳虚表现时指出:“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结合现代疲劳患者的常见症状,则多以性格内向、精神不振为主。

二、阳虚的人都活不长,是真的吗?

我们都知道,中医讲求阴阳平衡,阳代表了勃勃生机。那么有的人就会认为,阳虚就是人少了生气,没了生气自然也就活不长。这其实是对阳虚的误解。

阳气具有兴奋、推动、温煦、防御等作用,若人体阳气不足,脏腑机能会显著降低,机体活力和功能也会被削弱,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可以说,阳虚则寒、则阴病,阳气是主宰,只有阴阳互相化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否则“阳”无法制约“阴”,阴过于亢奋,脏器活动便会减弱,津液与血气的运行会变得迟缓,就会出现上文提及的种种症状。

另外,阳虚是形成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可归属到“小疾”和“未病”范畴,阳虚所引发的一系列表现意味着患者处于“已病”状态。阳虚的人一般抵抗力较弱,容易反复生病,冬季寒邪最易入体,患上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和冻疮等。

虽然阳虚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但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调理,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是不可逆转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不注意就会导致阳虚,如喜欢吃冷饮、吹空调、久坐不动等等,但要说这些不良习惯会直接使人短寿,未免过于牵强了。

三、阳虚了,应该如何调理?

根据阳虚体质的特点及个人差异,临床常采用“辨体施养”,要明确食物的性味、热量、属性等,同时避免过度劳累,生活中避免情绪严重波动等,都是升阳补气的重要手段。

1、饮食上要温阳

温阳即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扶助阳气以达到疗愈目的的一种方法。阳虚者可适当服食人参、党参、当归、生姜、黄芪、茯苓、白术、干姜、高良姜、肉桂、桂枝等,可有健脾补肾、温阳散寒的作用。还可以常用艾条温灸神阙、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但以上方法均应当经过主诊医生的评估方可运用。

2、运动不可少

阳虚体质的人应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跑步、爬山、打球、室内健身等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另外,还可以采取药浴、足疗的方法,但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要慎用,以免造成血管破损和皮肤的溃烂。

3、食疗

饮食方面,调理阳虚可多选择一些热性的食材配料,可适量多吃一些牛肉、羊肉、栗子、山楂、核桃、红豆、花生、杏仁、桃子、香椿、葱、姜、茴香、香菜,花椒、胡椒、肉豆蔻等;冬天可以适量吃一些火锅;避免吃生冷、冰品或冷饮,少吃瓜果、白萝卜、绿茶等寒性食物。

四、阳虚和阴虚,究竟有何区别?

中医学认为,当阴阳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人就能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当阴阳失调,则意味着疾病发生。有阳虚就有阴虚,那么阴虚、阳虚具体都有哪些区别呢?

阳虚的人大多面色淡白,手足发冷,怕寒喜暖。阳气不足的人常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

阴虚相反,阴虚的人大多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多梦、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饮食上应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带来的是体质变化。普遍使用冷气空调、常食生冷寒凉食物、滥用抗生素、经常熬夜等,时刻损耗着我们体内的阳气。临床发现,阳虚人群普遍多了。但体质可以进行调整,在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多加注意,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 《亚健康人群中阳虚体质最多》. 保健时报. 2017-11-30

[2] 《阳虚内寒 宜温热药食调养》. 大众卫生报. 2015-11-19

[3] 《阴虚阳虚保健处方不一样》. 健康报. 2016-03-23

人海巡游
发布于 2022-06-30 11:23:20
关于
频道:
推荐
疾病
地域:
全国
标签:
面色淡白
手足发冷
便干尿黄
手足心热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