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有影响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学龄前儿童较长时间内食欲不振,饭量减少,甚至厌恶、拒绝进食等症状,可引起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免疫力低下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不仅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儿童智力发展、健康成长也能造成深远影响。

一、了解脑肠菌轴与小儿厌食症的关系?

肠道菌群可作为脑肠轴重要成员1979年Pearse等指出胃肠道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和脑内的肽类神经元在胚胎发生上共同起源于神经外胚层,这使得大脑与胃肠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将联系大脑和胃肠道之间的双向环路称为脑肠轴。脑肠轴通过神经-内分泌-微生物代谢网络通路进行神经中枢与胃肠功能的相互调节,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3个不同层次。

能不断接收从肠道传递的传入食欲调节信号因子,并将各种信号整合后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传递到胃肠道内的各种靶细胞,调控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进食障碍包括厌食症、暴食症和肥胖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病机制均有脑肠轴的参与。

肠道菌群作为脑肠轴重要成员,是肠道和大脑双向调节的的重要途径,可能涉及神经内分泌通路、色氨酸通路、免疫系统等通路,王挺等运用培养法发现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菌的数量低于正常儿童,而肠杆菌高于后者。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法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引起小儿厌食症,以上研究表明厌食症患者的肠道存在菌群失调。国内学者运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双歧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率为77.5%~93.2%。

表明益生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厌食症儿童肠道菌群的失衡。微生态制剂除了直接对胃肠道菌群产生作用外,还能通过影响“脑肠肽-脑肠轴-食欲中枢”,从而达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

二、了解抑制食欲的脑肠肽都有哪些?

胆囊收缩素可以作为其血清学指标

1、胆囊收缩素

胆囊收缩素是由胃肠道细胞及中枢神经细胞共同分泌释放的脑肠肽,属于非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物质,由28个氨基酸组成,主要存在于十二指肠、近端空肠及结肠中,是最先发现具有厌食作用的一种致饱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受体,其中对胆囊收缩素的厌食作用有影响的受体是胆囊收缩素-A受体。

通过作用于幽门及胃平滑肌胆囊收缩素-A受体,迷走神经将反馈信号传入到大脑食欲中枢,直接产生致饱的效应,同时,食欲中枢接受反馈后也能通过脑肠轴各种途径作用于胃肠道刺激胰腺分泌胆囊收缩素,进而抑制胆囊和胃肠平滑肌收缩、抑制胃酸分泌、导致胃排空延迟,胃肠蠕动减弱,达到降低食欲、减少摄食的效果。

胆囊收缩素一般在摄食后25min内到达峰值,持续维持约3h,在厌食症患儿中发现血浆胆囊收缩素含量较正常儿童明显增高。通过小儿化滞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模型大鼠发现,治疗有效的厌食症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含量明显下降,大鼠的进食量、体重、小肠蠕动率等均显著增加。

通过复方消化酶胶囊与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时发现,小儿厌食症得到治愈的同时,血浆胆囊收缩素含量也明显降至正常,因此,可以认为胆囊收缩素可以作为小儿厌食症的血清学指标,为今后使用血浆胆囊收缩素相关拮抗剂缓解厌食症状提供理论基础。

2、瘦素

瘦素是由胃肠道脂肪细胞分泌释放的多肽类物质,是脑肠互动的重要信号物质,其异常表达可导致胃肠蠕动及消化功能减弱,产生早饱感,饭后出现胃排空延迟等胃肠动力障碍症状,对食欲及能量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具有促进脂酶生成、减少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脂肪酸合成酶生成等作用,可抑制脂肪合成。

因此厌食症患儿常伴有消瘦等症状,通过对肥胖小鼠腹腔内注射瘦素后观察一段时间,可发现肥胖小鼠的体重明显减轻。下丘脑VMH神经元参与调节摄食及能量平衡,保持体脂相对稳定在下丘脑VMH神经元发现了瘦素相关作用靶点,在下丘脑VMH神经元中有表达的是大麻素1型(CB1)受体。

通过小鼠删除CB1可以通过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和脂肪分解来降低肥胖,促进瘦素的代谢作用。相反,在高脂肪饮食下,VMN神经元中CB1的缺乏会产生瘦素抵抗,减少脂质底物的使用,增加肥胖。

厌食症患儿血清中可发现瘦素含量高于正常儿,进食后可降低,研究表明,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推测瘦素在厌食症病程中具有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质等作用。

3、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是胃肠道及大脑神经元共同分泌的非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物质,由28个氨基酸组成,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主要存在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及黏膜下神经丛,也在下丘脑、杏仁核、海马、纹状体和延髓等中表达,以粘膜下层最多,在胃肠道中主要起抑制胃肠道运动及胃肠道环形平滑肌的作用。

在肠神经元中释放后可导致胃电节律失常等胃肠动力减弱的表现,含量升高易舒张胃肠平滑肌,延迟胃排空、减缓胃肠蠕动,增强对肠道动力抑制作用,同时减少胃酸及促胰液分泌,进而降低机体食欲,到达厌食效果。

作为抑制性神经元,可以直接激活上皮隐窝细胞调节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输,与NOYU合酶作用能促进NO合成,间接引起消化道环形肌松弛。血管活性肠肽B还在肠神经元释放后参与神经松弛反应的调控,研究表明厌食症患儿下食管括约肌血管活性肠肽神经纤维高于正常水平。

4、胃动素

胃动素是一种具有促进食欲的脑肠肽,由22个氨基酸构成,主要十二指肠、胃窦及上端空肠的Mo细胞分泌,也少量分布在中枢及外周神经元中,与G蛋白偶联受体(GPR38)相结合,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及胃酸分泌,加快胃排空和胃肠蠕动,达到提升食欲。

增加摄食的效果,外周血清中胃动素参与了消化间期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及小肠分节运动,胃肠功能患者空腹外周血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胃动素分泌下降能导致胃肠收缩功能减弱,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及III期收缩减弱,使用胃动素激动剂能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使得胃肠功能得到尽快恢复。

神经组织中的胃动素参与调节消化间期移行复合的运动,激发消化间期肌电活动III相,通过影响消化间期复合肌电活动III相,可以兴奋神经细胞上的膜受体,促进钙离子的内流,加快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并且该运动可周期性的产生并向小肠远端传播,缩短内容物在小肠的传送时间。

也能通过加快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输,增加血容量,进而加速新陈代谢来促进食欲。通过布拉氏等益生菌治疗厌食症患儿好转后胃动素等脑肠肽含量会随之升高,证实了促进胃动素等脑肠肽的分泌可改善厌食症患儿食欲。

结语:综上所述,食欲中枢-脑肠轴-脑肠肽所组成的食欲调节网络在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递通路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食欲,导致厌食的发生。还需进一步探讨,此外,不同脑肠肽具有多种亚型及作用位点,其相关位点的药物如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的应用将可能成为以后治疗厌食症的新靶药,将给厌食症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儿事无小事
发布于 2022-11-19 10:30:02
关于
频道:
家庭
地域:
全国
标签:
生长发育
佝偻病
厌食症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