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简单来说,就是睡觉时呼吸受阻,气道变窄,所以就打起了呼噜,从而引起了其它的身体问题。
OSA是儿童的常见病。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有可能“中招”,尤其是2~6岁的孩子最容易发生。
最新的国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儿童OSA患病率高达1.2%~5.7%。
也就是说,每100个孩子里,就会有1~6个孩子得这个病。
特别注意
孩子睡觉打鼾=睡得香=睡得好
错!错!错!
如果你家有“呼噜娃”,最好赶紧带去看医生
为什么孩子会得OSA?
OSA的发病,主要原因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而腺样体/扁桃体的病理性肥大,通常跟炎症的慢性刺激有关。
所以,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老毛病”的孩子,OSA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得了OSA,会有什么影响?
除了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之外,部分娃还会有睡眠中反复惊醒、遗尿、多汗等症状。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丑、变矮、变笨!
●样貌变丑
传说中呆滞的 “腺样体面容”:面部拉长,牙列不齐,上唇变短,下颌后缩。
●身材变矮
如果孩子夜间打鼾,伴有间断呼吸暂停,就很容易被憋醒。即使不被憋醒,长时间浅睡眠的状况,也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造成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
●大脑变笨
孩子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就不能吸入足够氧气。而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有不少诊断患有OSA的孩子,智商都落后于同龄孩子。
●机体变弱
组织器官长期缺血缺氧,会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对 心、肺、脑血管的损害, 会增加成年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夜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患病风险等。
一般来说,OSA的诊断评估包括:
1.睡眠史
医生会了解孩子有没有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情况。
其中,经常打鼾(≥每周3晚)的孩子,会重点关注。
2 .体格检查及并发症
重点检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有腺样体面容以及肥胖孩子,更是“盯防”重点。
医生还会判断是不是有OSA相关的潜在疾病和并发症。
孩子有以下症状要及时检查
● 夜间经常打鼾,每周至少3晚打鼾
● 呼吸费力、张口呼吸,或是出现暂时呼吸停止继而喘息
● 睡觉时焦躁不安,容易憋醒
● 夜尿增多,或是经常尿床
● 晨起头疼,或是头晕、口干
● 白天嗜睡、乏力困倦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脾气急躁
● 颅面有小下颌、下颌平面陡、下颌后移的现象
● 生长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
如果孩子同时有几项,基本可以判断Ta是“呼噜娃”。
最好及时去看医生。
如果孩子确诊OSA,也不是天塌了,不用太紧张。一般来说,早发现早治疗,都能有不错的效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