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它的营养其实非常丰富~
近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
每周吃够一定数量鸡蛋的人
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更低
可惜很多人都吃错了
吃够鸡蛋
两种慢病风险降低
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营养素》(Nutrients)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8%和32%。如果配合其他良好的饮食习惯,好处还能翻倍。
研究人员共招募2349名参与者,根据不同的鸡蛋摄入量将参与者分成3组:每周不超过0.5个,每周0.5~5个,每周5个或更多。结果表明,与每周不超过0.5个鸡蛋的参与者相比,每周5个或更多鸡蛋的参与者发生空腹血糖受损或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28%,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下降32%。
此外,每周5个或更多鸡蛋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增加膳食纤维、鱼类和全谷物的摄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6%~29%;保证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则会使高血压患病率降低25%~41%。
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或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
鸡蛋怎么吃更有营养?
水煮蛋好吃又健康!
水煮蛋口味清淡,不需要额外加入油盐,营养保留全面,好消化好吸收,好吃又健康。煮蛋时,建议水沸后,再小火煮5分钟,过久易造成蛋白质过分凝固,胆固醇、脂肪酸氧化。除此之外,鸡蛋汤、蒸鸡蛋羹、水煮荷包蛋也是不错的吃法。
这4种鸡蛋吃的时候要注意
1. 煎鸡蛋
相比煮、蒸、炒的做法,煎的做法对鸡蛋中营养的破坏更严重;另外,煎鸡蛋需要油,还容易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因此建议少吃煎鸡蛋。
2. 卤蛋
卤蛋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受细菌污染,同时会造成B族维生素损失和钠含量增加。因此,一些需要控制食盐摄入量的人,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肾病患者,就不要经常吃卤蛋了。
3. 茶叶蛋
茶叶蛋其中所含的蛋白质、脂类等营养成分与新鲜鸡蛋相似,但它的钠含量会稍有增加。如果想吃茶叶蛋,最好可以自己做,这样能把控钠的摄入;如果在外面买,也要尽量选择一些安全、卫生、有保障的地方买。
4. 皮蛋
皮蛋在加工过程中会加碱和盐,导致钠含量上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损失严重。如果是采用传统方法腌制的皮蛋,考虑到加了黄丹粉(氧化铅),还可能导致铅含量增加。
因此,相比其他做法来说,皮蛋并不是十分推荐的吃法,如果实在爱吃,可以搭配新鲜绿叶蔬菜、杂粮、瘦肉、豆腐、以及醋等一起吃,偶尔来点也没啥问题。
吃鸡蛋有个“最佳时间”
早餐是吃鸡蛋的“最佳时间”。一方面,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需要补充营养,鸡蛋能迅速补充消耗掉的营养。另一方面,早上吃鸡蛋,全天的热量摄入更低,有利控制体重。
特殊人群需控制量
除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需要对胆固醇摄入量加以限制外,其他人群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或一周吃5~7个鸡蛋皆可。
即便是上述“限制人群”,也不必完全拒绝鸡蛋,可隔天吃1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