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大雪时节,这10个禁忌千万别犯!

仲冬听雪声,簌簌落人间。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

此时节

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

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常态

雪一场场多了起来

也大了起来

生活的场景常常进入雪花纷飞舞

雾凇挂满枝的冰雪世界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三个节气。节气意义上的“大雪”与天气预报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没有必然联系,大雪节气是说天气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雪量不一定很大。

雪是冬天独有的浪漫。飞舞的雪花,给这个世界带来轻灵和洁白的同时,也带来了丰盈和隽永的诗意。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古人笔下,雪,或俏皮,或婉约,或豪迈,充满诗情画意。

大雪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侵袭加剧,雨雪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很多人心底都渴望着一场大雪从天而降,纷纷扬扬,潇潇洒洒,犹如童话世界。

在这寒冷的冬日,炉火正旺,暖气融融,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围炉闲坐,煮茶温酒,在惬意时光中等一场白雪皑皑,邂逅一场纯净的浪漫。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

鶡鴠是寒号虫,大雪时,此阳鸟感阴至极而不再鸣叫。

二候:虎始交

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习俗

“大雪”期间,积雪覆盖大地,可使越冬作物不至因寒潮而冻损;雪中含有氮化物,融化后既增加了土壤水分,又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大雪节气习俗主要有腌肉、吃红薯粥、观赏封河和吃羊肉进补。

1

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风俗之一就是腌肉。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2

吃红薯粥

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要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不过,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3

观赏封河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至于喜欢在室内的人,喝碗热腾的汤,或是来个火锅,都是经济实惠的御寒之策。

4

大雪进补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大雪进补最适合吃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上海人讲究食补,大白菜买来炖肉,烹饪一碗“烂糊肉丝”,尝尝酸甜可口的红山楂,都是大雪时节不错的饮食习惯。

大雪养生

由于天气寒冷,大雪会引发的很多季节性疾病或导致某些既有基础疾病的加重。比如感冒患者会明显增多,呼吸道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病情会出现反复。为了健康这10个禁忌千万别犯!

大雪节气,10个禁忌千万别犯!

01

忌整天不开窗

冬天来临,很多人怕冷不敢开窗。殊不知,反而容易诱发疾病。长期不开窗、不能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流通,很容易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等,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也容易传染给家人。

02

忌洗澡时间过久

在冬天,因为房间都是封闭的,在浴室洗澡时间长了,容易氧气不足,湿热蒸腾,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气虚之人,会出现危险。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为好。

03

忌过早去锻炼

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来运动。因为冬季的早晨,天气比较寒冷,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

04

忌憋在家不出汗

冬季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出汗现象变得“难得一见”,长期不出汗会影响健康。因为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常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导致上火。

05

忌熬夜不午

大雪时节应早睡晚起,但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06

忌情绪起伏大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07

忌蒙头睡觉

冬季,有些人喜欢用被子蒙头睡觉。其实,这个做法对身体并不好。这样睡觉空气难以流通,氧气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难以散出,令人呼吸不畅。

另外,盖着过厚的棉被对身体也不好,厚棉被容易积攒灰尘,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哮喘和慢阻肺症状或使其复发。

08

忌活动过量

冬季本来人体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多,如果再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给是依靠血液,这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危险。

09

忌取暖过度

冬季天寒地冻,老年人怕冷,喜欢用电热毯或者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出红斑或烫伤。

10

忌乱用加湿器

进入寒冬,随着室内开始供暖,加湿器成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过冬“利器”。然而,使用加湿器不当会引起“加湿器肺炎”。比如加湿器没有正确清洁和消毒,使用时间过长,加湿器内壁就会滋生真菌或细菌,其中一些致病菌会通过细小的水滴颗粒,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肺炎。

冬季一直是民间食补良机,这个时节就应该适当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御寒和抗病能力。但南、北方“冬补”的形式却不尽相同,人与人的体质也有不同,所以冬季进补,还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冬季“进补”六忌

一忌无病进补。现在保健补品市场混乱,优劣不一。身体健康者无需刻意进补,以免进补不当,浪费钱财,损害身体。

二忌慕名服用。人参、冬虫夏草、铁皮枫斗等名气甚大,但也不可不顾药效,慕名服用,过度滥用。

三忌虚实不分。“虚则补之”,对症服用才能补益身体。若虚实不分,盲目进补,则会越补越坏。

四忌多多益善。“多吃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度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五忌留邪为寇。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六忌以贵贱论优劣。对于补药,绝不要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中医认为,药物“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即为毒草”。

天津市儿童医院
发布于 2023-12-08 17:53:59
关于
频道:
养生
地域:
全国
标签:
冬季养生
健康
评论
暂无评论...